温州做网站多少钱/谷歌浏览器安卓版下载

作者:蓝巾
电影《信条》中有这样的情节,因为可以逆转熵的变化,烤火时居然把人冻伤了。那么,我们如果想办法让火焰的熵减少,就一定会得到吸热的火焰吗?
其实,在负热力学温度系统中,熵减少的时候,能量却是增加的。如果这是一把火,它不仅不会冻伤人,还会比普通火焰更加灼热。
这里出现一个奇怪的名词:负热力学温度。热力学第三定律告诉我们:任何系统都不能通过有限的步骤使自身温度降低到0K(绝对零度),也就是说绝对零度不可达到。那绝对零度以下的温度又是怎么来的呢?有图为证:

局座指出我国卫星可观测-700℃(-426.85K)的物体
以上只是玩笑,局座应该是想说“零下七八度”,字幕组打错了而已。但现实中,确实有负温度的存在,更神奇的是,达到负温度的系统实际上比任何正温度的系统都要热,而且若和带有正热力学温度的系统相接触,热量会从该负温度系统转移到正温度系统内。这是个异想天开吗?对于理想气体,我们通常认为温度可以反映系统内粒子的平均动能,怎么负温度系统的平均动能还更大了?
然而现实不是想象,要理解一个问题,不能望文生义,而要探寻它背后的物理和数学含义。上一篇中我们提过,热力学第零定律定义了什么是温度,其中省略了一些推导过程。省略的部分其实告诉了我们热平衡的判断标准。当时我们把这一标准作为温度的定义,现在我们把这个省略的热平衡判断标准用公式写出来,就是:

用语言来表达,就是我们把温度定义为系统能量随熵的变化率。既然是变化率,在数学上那就可以有正负。变化率是正的时候,给系统增加能量,熵就增加。我们知道,熵代表了系统混乱程度,简单地说就是加热使混乱度增加,这种系统就叫做正热力学温度系统。对应的,给带有负热力学温度的系统增加能量,系统的熵会减小。难道加热会让一堆到处乱窜的小球变得整齐?
为了形象的理解,我们又请出了姜饼人小毛和他的兄弟们。
小毛家六兄弟住在一座二层别墅里,一层代表低能级,二层代表高能级。熵在这里就是大家所处位置组合的数量,数量越多,说明混乱度越高,熵也就越大。
起初,这间屋子非常冷,冷到绝对零度,大家都没什么能量。只有一种位置组合可能,一家人整整齐齐的蹲在低能级,这时候熵是最低的,经过计算,可以知道熵是0。

我们给屋子增加一点能量,小毛们蠢蠢欲动起来,开始在低能级和高能间流窜,得到能量小毛就会升到高能级,失去的就跌回低能级。但能量很少,只够一只小毛跑去高能级。于是,总共有六种可能的位置组合,分别对应某一只小毛处于高能级。能量的增加使组合数增加了,熵也增加了。

随着给屋子的能量继续增加,活跃的小毛越来越多,用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可以算出,可能的位置组合方式也越来越多,代表着熵也不停增高。到此为止,能量随熵的变化率一直是正的,也就是说的温度是正的。
接下来,我们将迎来转折点。俗话说,欲让其灭亡,先让其膨胀。在能量不断升高的过程中,要想让熵减少而得到负温度,就先让熵先达到饱和好了。什么时候熵最高呢,所有小毛都不安于原能级,满屋乱窜的时候。这时候这时候上下层的小毛数量恰好都是3个,可能的位置组合也达到了最大(20),即熵最高。如果有人正在给系统加能量,他可以发现,越是接近这一状态,系统的熵增速就会越低,直到趋于零。自然,这时候温度也是正无穷大了。

如果再继续增加能量会怎样呢,就会有更多的小毛处于高能级。这时候可能的位置组合又开始变少,混乱度变低了。第一次,随着系统能量的增加,熵降低了,变化率为负,也就是说温度变为负了。通过简单的数学计算,可以知道,这时候随能量增加,温度是从负无穷大开始趋近于零的。

再继续增加能量会怎样呢,处于高能级的小毛数量继续增加,直到所有的小毛几乎都分布于高能级。这时候一家人又在高能级团聚了,此时只有一种位置组合。显然,熵已经减无可减了,和从绝对零度出发时相等,又达到了0熵状态。如果从数学上计算一下,此时的温度又十分接近绝对零度了,不过是从负数的方向。

以上就是负温度系统的简单说明了。从这里可以看出,负温度系统的能量显然是比正温度系统高的,因此可以向后者传递能量。也可以看出,这里的正负号,并不代表数字上温度的高低,而是代表系统的能量随熵的变化方向。把温度、能量和熵的关系画成图,就是如下的样子。

在物理学中,小毛的家可以看做是一个二能级系统(比如自旋为1/2的系统中,自旋向上和向下分别代表高能级和低能级)。在实际情况下,还有更多的因素会使能级数远远大于二,比如原子热振动等等,这时候怎么实现粒子数反转呢?只要粒子在其他能级之间的跃迁的时间(也就是能量流动速度)远远大于这两个能级之间的跃迁时间,再考虑一些耦合强弱的因素,就可以认为粒子只在这两个能级间跃迁了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激光,这项技术正是利用原子受激后在两个能级间发生粒子数反转实现的。
最后想说的是,负温度系统的定义,是根据清晰的物理图像,通过数学推导得出的。在认识它的过程中,我们发现,对物理学的认识,要基于实验而不是经验,通过数学而不是想象。数学为物理创造无限的可能,而物理为数学赋予明确的意义。
依然留一道思考题:
如局座所讲,如果存在一个粒子反转系统,温度为—426.85K,那么是否能用卫星的红外测温系统,测到—426.85K这一温度,为什么?
提示:红外测温的原理是根据物体辐射的红外线波长来推算温度的。
注:绝对零度是一种理想状态,可以假设处于该状态,但无法达到。
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
